胶东在线7月11日讯(通讯员 郑春潮)烟台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全面加强财务管理,按照“服务大局、助推发展、监管有效、守牢底线”的理念,聚焦制度建设、跟踪预算周期,完善监督机制,筑牢纪律防线,护航退役军人事业健康发展。
聚焦制度建设,夯实管理基础
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坚持用制度规范管人管事,今年以来,重新修订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在预决算编报、预算执行、财务管理等方面,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建立了以财务管理制度为统领、以具体管理办法为实施细则的“1+N”制度体系,包括《预算管理制度》《收支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11项制度和办法,印发《烟台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内控工作流程手册》,全方位梳理6大经济业务119项业务流程。增加大额资金审批程序、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将财务审核前置,强化了会议、培训等费用的审核力度,用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运行。
跟踪预算周期,提高资金绩效
坚持“统筹兼顾、收支平衡、保障重点、讲求绩效”原则,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到预算编制、执行全过程。在预算编制阶段,根据服务中心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按照零基预算方法,分科室提报、财务审核编制、支委会审议三个步骤编制2025年预算,为各项重点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预算执行阶段,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按季度对5个专项资金的绩效和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公开,利用绩效追踪各项业务进度和成效;在决算和绩效评价阶段,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真实反映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将决算报告及绩效情况提报支委会,建立评价结果报告、反馈、公开和问题整改机制,提高预算管理实效,推动退役军人事业健康发展。
完善监督机制,筑牢安全防线
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全面加强财务监督,筑牢资金安全防线。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健全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和风险评估工作小组,明确组长、组员、办公室、纪律监督的岗位职责和分工,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5月,召开内控领导小组会议和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工作会议,深度剖析六大经济业务及退役军人重点工作领域中存在的短板漏洞,排查单位层面风险清单14条、基础业务风险清单115条、重点业务风险清单22条,形成内控风险评估报告,修订完善制度规定,持续推进整改。三是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内部,每年开展内部审计,定期对各项业务流程的规范性进行自查自纠,严格把控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经费审批报销等各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并督促落实整改。外部,依法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同时积极引入外部监督,聘请三方机构对单位的预算执行、账务处理的合规性进行专项审计检查,形成内控监督检查常态化机制,确保监督全方位、无死角。2025年组织开展内部审计1次、退役军人专项资金监督审核2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