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7月10日讯(记者 孙宗顺)八十载岁月流转,抗战烽火淬炼的历史记忆,早已镌刻进民族血脉,代代相传,一场交织着历史回响与时代敬意的特殊展览在一个山区村拉开了序章……
7月10日,“烽火抗战——抗战时期的人民军队”专题展启动仪式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丰仪店村隆重举行,这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大活动和具体行动。本次专题展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中共龙口市委主办,龙口市石良镇丰仪店村党支部等联合承办。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部分党员干部、学生代表、村民代表、职工代表以及媒体记者等15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

专题展分为“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战斗在白山黑水”“浴血在华北敌后”“华中人民的长城”“华南抗战的旗帜”“从胜利走向胜利”等六个部分,呈现出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内涵非常丰富,共展出500余张图片、3.2万文字,全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并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二是凸显了胶东元素、烟台元素,从天福山高举起义大旗到雷神庙打响胶东抗日第一枪,从西海地下医院隐蔽斗争到海阳地雷战让敌人闻风丧胆,从“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任常伦到“四进三出”营救被困群众的马石山十勇士,从中国人民银行三大奠基行之一的北海银行到有着“伟大之贡献”的胶东兵工厂等等,在展览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三是AI技术连接历史与现实,运用AI视频技术还原80多年前发生在丰仪店的激烈战斗场景,战士们冲锋的身影和枪炮交织的声响仿佛就在眼前,观众瞬间“穿越”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硝烟弥漫与革命悲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展馆,丰仪店是一个红色山区村,两者结缘是源于一张特殊的“全家福”。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1942年3月30日,八路军山东纵队五旅十三团“钢八连”与日军在丰仪店村村南发生了一场激烈战斗,53位指战员当场壮烈牺牲,没有留下任何身份信息。丰仪店村父老乡亲以胶东特有的方式延续祭奠烈士80多年,创造了令人动容的壮举。2024年,丰仪店村父老乡亲将与53位八路军抗日无名烈士群体画像合拍的“全家福”,捐赠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自此这个山区村与抗战馆结缘。今年,抗战馆又把“烽火抗战——抗战时期的人民军队”专题展放在丰仪店村举办,可谓是“小山村大展览再续前缘”。

本次丰仪店村的专题展览,是抗战馆第一次在一个山区村举办的展览,这不仅是对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方式的创新,更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诠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举办这个展览让国家历史离老百姓更近。把展览放到当年抗战军民战斗过的山村举办,使父老乡亲在家门口就能参观国家级展览,国家历史一下子从首都北京的纪念馆直达农村基层,变成农村群众“家门口的乡土记忆”,丰富了山区农村文化生活。举办这个展览让抗战精神更鲜活。展览不仅展示了大量珍贵的全国抗战的历史资料,还展出了许多胶东的感人事迹、抗战故事,包括发生在烟台、龙口甚至丰仪店的抗战故事,让乡村父辈祖辈的经历成为国家叙事的一部分。这样,乡亲们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最真实的抗战历史就会永驻心间,伟大抗战精神也就不再抽象,而成了可触摸、可感受的鲜活记忆,成了直抵人心、引人共鸣、激人奋进的磅礴伟力。举办这个展览让乡村振兴更有文化底气。国家级展览落户丰仪店村,如同一张闪亮的名片,会让村庄变成红色地标打卡地,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研学,带动乡村文化旅游,能够吸引更多的客商前来洽谈合作,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共同富裕,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
踱步展厅,历史气息无声漫溢。八十载光阴流转,硝烟散尽,唯精神星火,燃不尽,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