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2月10日讯(融媒体记者 王海超 通讯员 马双军 宋文芳) 曲少琴,烟台业达医院血液静化科护士,1月28日随山东省第二批医疗队进入湖北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李知洪,烟台业达医院大外科护士长兼八病区护士长,昨日作为山东第四批医疗队队员奔赴湖北战“疫”一线;
李静,烟台业达医院神经内二科副主任,2月9日随山东省第四批医疗队前往武汉。
一位大夫、两位护士,三位英雄满腔热血。这样直面病毒、不顾安危的人民英雄,到底具备怎样的品格?这样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白衣战士,到底有什么非同寻常?记者深入他们的工作单位中,为您解读平凡中的不平凡。
曲少琴:日程单儿上很少有休班
连续12小时以上,为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简称CRRT,在ICU中使用较多。进行CRRT治疗期间,患者不能出现剧烈的血压波动,也不允许出现心衰、心梗等不良事件,这对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要求很高。
刚刚过去的腊月二十八,兄弟科室要求辅助CRRT。不是自己的工作,正休班的曲少琴主动请缨,连续守在病人床前一整天,对于曲少琴这是常事;今年春节期间,医院出现了病号不减反增的现象,曲少琴主动要求放弃休班;正月初三接到通知,初四即奔赴一线……在曲少琴的日程单儿上,似乎很少有休班。
“我问她当时你怎么想的?非典时没参加,这次再不参加,她会后一辈子。”烟台业达医院血液静化科护士长丛丽娜告诉记者,“她说就考虑院里先后送她到毓璜顶医院、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她符合条件就报名了。”
对象在栖霞工作,女儿才上一年级,自己职业病膝盖不好,曲少琴还是义无反顾的报名了。她不仅有着强烈的责任感,而且有着高尚的职业情操。“一年多前,一位病号一直不交透析费,别人只是一味地催交,曲少琴细心,她似乎看出来什么,主动与其交流,得知病号的妻子查出了乳腺癌后,曲少琴主动帮其代交了数百块钱的透析费。”同在一科工作的护士尤文介绍说。
曲少琴支援湖北看似突然,实则都在大家意料之中,同事们一致这样认为,因为平时她就一直有事就冲在前。她先后多次到北京阜外医院等大医院进修学习,多次代表医院参加过全市护理技能竞赛,获得多个荣誉。
李知洪:身上两代5位老人毅然出征
说是神经外科护士长,实际李知洪还是烟台业达医院大外科的主任,大外科就是10几个外科相关的科室护士工作都由她一个人来统筹。
“从2004年我们就在一个病房、一个科室,之后我们两家一直住上下楼,别看她性格外向,好象粗人,实际她内心可细了。”烟台业达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杨艳艳说着说着哽咽了,“她一直是我的标杆,我俩一起报的名,10多年的感情了,这一下子她自己去了湖北,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护士长对象是烟台冰轮集团驻外人员,一年在家不到两个月,孩子才7岁,一天三顿吃小饭桌,每天上班,护士长总是第一个到岗。”杨艳艳告诉记者,“李知洪的奶奶90多岁了,还有个姥姥100多岁了,两个老人靠70多岁的父母照顾,她父亲身体也不好。”
“第一我是党员,第二我在ICU工作10多年,我不去谁去?”业达医院八病区副护士长于爱丽转述李知洪出征前的话语。业内人士都知道,神经外科面对的都是特殊病人,工作非常辛苦,时间一久一些护士会主动申请调离。“李护士长带领下的13个护士多年无一外调。”于爱丽说,“我一直在李护士长手下工作,院里调我去八病区时我都掉泪了,实在不愿离开李护士长,她不会煽情,只是勇往直前,她带队下的科室不仅创新劲头十足,而且非常公平公正。”
李知洪带领静疗小组在全院推广“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个人多次获得三等功、嘉奖、市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等称号。
李静:尾骨摔裂坚持站诊60天
“李静主任是个工作狂,自己身体不是太好,常年吃药,父母也都上了年纪,他丈夫在政府部门工作,春节一天没休,孩子上初三了,正是需要加劲的时候,两口子一个也顾不上家。”烟台业达医院神经内二科护士长吕颜梦告诉记者,“这一下子去湖北,估计耽误要二胎了”。
作为业达医院的中层干部,李静对这次入选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用她的话说,受党培育这么多年,国家有难时,不能只考虑个人安危,作为医生,救死扶伤责无旁贷。因此,从接到电话的那一刻,她义无反顾。
李静虽神经内二科副主任,但主持工作。她和她所带领的科室多次获得各种荣誉。李静以身作则,坚持白天出诊、晚上听诊,就是晚上也要保持电话畅通,处理疑难问题。去年11月份,科里两个新上岗的大夫,还有四、五个脑梗昏迷的危重病号,李静白天正常上班,晚上也不敢回家,睡在单位,孩子只能一个人在家。
“前年冬天下雪,李主任不小心摔倒,尾骨骨折,只能站着不能坐下。可是,她带上护腰,坚持站诊60多天,后来才慢慢能坐下一会了。”业达医院神经内二科护士张晓明介绍说,这一特殊的出诊方式给许多病号留下了深刻印象。加上李静性格直率,对大家很热情,毫无距离感,一些老病号来医院,经常直接表示要找李主任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