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2月3日讯(通讯员 王聪 刘笑冰)“我这会儿有点忙哈宝儿,有什么事晚上有空再说。”“妈,等会挂……”,嘟——嘟——,丁楠看着手中被挂掉的电话,又开始拨打爸爸的电话,响了两声“您好,您拨叫的用户正忙,请您稍后再拨”,无奈的她只能发微信直接告诉父母自己的决定。
丁楠今年19岁,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刚才的那通电话是想跟父母商量,参加开发区防控疫情应急志愿者的事情。但是妈妈李向阳和爸爸丁汝家,一个是古现街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一个是开发区生态环境分局环境执法大队的副大队长,从大年三十开始,他们就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的防疫工作,让他们根本顾不上寒假在家的丁楠。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李向阳才从众多工作信息中看到了女儿的微信,她满是自豪的对同事说:“俺家闺女长大懂事了,知道为社会作贡献了!”而此时的丁楠早已将填好的报名表交上了。
第二天一早,丁楠穿上厚厚的棉衣,戴上口罩和防护手套,来到了她的第一个岗位——越秀星汇金沙执勤点,与其他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一起,登记进出人员信息,检测体温,喷洒消毒液,在寒风中忙的热火朝天。下午,从执勤点换岗回来的丁楠到街道办事处找妈妈报道,看到办事处大院里正在冒着雪分发物资,又主动过去帮忙,“叔叔您拿好,这是你们村的,快回去吧,挺冷的。”
当问到丁楠为什么要报名志愿者的时候,她说:“现在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爸爸妈妈和好多叔叔阿姨都在一线忙,像一群战士,我也想向他们一样,做一点贡献。”品学兼优的丁楠,已经是学校的一名党员发展对象了。她说,从小就知道爸爸妈妈是党员,虽然平时工作忙碌,但也经常给她讲一些引以为豪的工作故事,让她从小就向往成为一名党员。现在她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发展对象,也应该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勇敢的站在战“疫”一线,努力做出更多贡献。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丁楠成为了烟台开发区年纪最小的防控疫情应急志愿者之一。他们一家三口,在不同岗位上为保障更多家庭的早日团聚默默奉献着。在为数不多可以联系的时间里,他们都不忘相互叮嘱,相互鼓励“你要照顾好自己”“你们也要注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