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新年伊始,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悄然蔓延,从武汉波及全国,牵动人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山东省卫健委组建医疗救治队“逆行而上”,驰援湖北,阻击疫情。胶东在线开设【最美逆行者】专栏,持续连线采访医疗队烟台队员在湖北开展的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并在烟台时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胶东在线》、《家在烟台》抖音号同时刊播。



胶东在线1月30日讯(记者 贾楚航 通讯员 栾秀玲 张国杰)1月28日晚开始,烟台援助湖北的医疗队员进驻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在紧张战“疫”的最前沿拉开战斗序幕。黄冈的疫情仅次于武汉,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被称黄冈“小汤山”,三天过去,前线的烟台医疗队员们,还好么?
备好纸尿裤,和时间赛跑
1月30日早上5点半,记者联系上最美逆行者之一、烟台山医院重症监护室副护士长张学刚。他边走边在电话里说,“今天0点到4点我值班,这期间我们收治了一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心率154,呼吸急促,病情危重。此外还要对其他患者进行护理,翻身、吸痰、抽血,闲不下来,一直工作到现在。”
目前,援助黄冈的山东医疗队被分成了6个组,每个组需要连续工作4小时,然后换下一组,天天如此,直到疫情向好。“这种轮班方式,跟防治非典时差不多。一般而言,超过了4个小时,防护服的防护效果就会变差,医护人员就有被病毒感染的可能。”工作4个小时,时间似乎并不太长,但对于在隔离病房里工作的护理人员而言,并非易事,“与医生相比,我们待在患者身边的时间更长,受到感染的风险越大,为患者吸痰就是一个例子。再者,护理工作面广、事多,得需要我们马不停蹄地干。”
采访中,张学刚说,很多医护人员都备了成人纸尿裤。“我们都穿了防护服,再者抢救患者的任务较重。在护士连续工作的4小时内或医生工作的6小时内是不能上洗手间的。若要去,需要重新穿脱防护服,耗费时间。再说了,大家也格外珍惜紧缺的防护用品。”
在黄冈“小汤山”工作有什么感受?张学刚毫不犹豫地说,“肯定能干好,我都干了11年重症护理工作,就算是用ECMO抢救患者,我也没问题。”
一切安好,勿挂念
1月29日,医疗队员、烟台山医院院感科刁丽娜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一切安好,请勿挂念”。
看似平淡无常,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她刚上了一个通宵的班,28日傍晚6点到第二天上午10点,刁丽娜忙活了近16个小时。
“我主要负责指导、协助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这件事就那么重要吗?面对疑问,刁丽娜回答:“我必须确保每位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时密闭、安全,脱下来时又要不能污染到自己,不让病毒沾染到他们身上。只有医护人员安全了,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
为了患者,为了医疗安全,这里的医护人员有多拼?刁丽娜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很多长头发的医护人员都剪成了短发,防止穿防护服时凸起的发髻撑开防护服,留有空隙,造成皮肤外露,沾染上病毒。”他们奉献了很多,付出了很多,刁丽娜说。
此去黄冈,作为母亲,刁丽娜最挂念的,是家里的孩子。记者半开玩笑说,“要不就早点儿回来吧。”她不带丝毫迟疑说:“不到完成任务的时候,绝不回去,这是责任!”
时刻准备着,并肩战斗在一线
1月28日晚,当第一批医护人员进驻黄冈大别山医疗中心展开工作时,烟台第二批7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抵达黄冈,即将展开并肩战斗。
29日,第二批医疗队员接受了穿脱防护服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
第二批队员之一、烟台山医院重症监护室副主任林生告诉记者,“防护服穿脱一次至少得30分钟,我在防护服里待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已经全身都湿透了。”结束了全天紧张的培训,深夜林生通过微信发来当天的情况。
目前,林生所在的医疗队正在加紧进行人员安排及战前调整,准备随时进入前线参与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