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翔,莱州市三山岛街道永盛埠村人,现为莱州市农之道甘薯农场主。他热爱土地,放下的面子,俯下的身子,脚踏实地的经营着自己的甘薯事业,是当地一名口口相传的优秀青年。
2015年吴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接触红薯,抱着赚一点小钱的心态做起了红薯贩卖,从零售到批发一点一滴的去做,两年的努力让自己有了一些积累,当时货源大部分是广东,河南,河北地区的,品种主要是烟台农科院培育的烟薯25号烤食品种,一个烟台自己培育的品种在本地确没有发展起来,在烟台本地根本没有货源,这一个问题成为他的一个心病,所以想方设法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利用这两年在红薯圈里的人脉关系,终于搞清楚了很多客商因为烟台特殊的海洋性气候,口感,甜度都要比别的产地好,非常喜欢烟台本地的烟薯,只是没有规模化种植,所以就不愿意来收购,本地老百姓由于没有收购商所以也不敢种,就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其它地区由于规模性的种植,不管是管理技术还是专用机械物资都非常成熟了,作为在这个行业的一个烟台人他想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了?
2017年,吴翔决定开始发展红薯种植事业,承包了150亩地种植红薯,由于缺乏经验,管理不当,地下害虫泛滥,造成地瓜产量低,再加上没有专业的机械设备,找了好多收红薯的客商,都不愿意要。到最后以低于成本每斤好几毛的价格才卖掉,第一年就栽了大跟头!150亩的红薯几乎颗粒无收!两年的积蓄打了水漂!
2018年吴翔以不服输的干劲又增加了50亩,面积达到了200亩。投入也不是小数目,把能借到的亲戚朋友都借了一遍,最后没有办法又从银行贷款20万,这一年收成非常好,根据自己对市场的预估决定全部入窖坐等涨价,天不随人愿入窖后出现大面积腐烂的情况,700多吨的红薯几乎全部烂掉了,接连的两年失败真能把人的心智打到崩溃!
2019年,吴翔没有被击倒而是越挫越勇,继续种植了200亩红薯,产量收成都不错,也全部入窖了,可偏偏在年底出现了疫情,导致红薯又出现滞销。由于存储时间过长,红薯几乎全部坏掉了。
2020年在种植之前他先后去了河南,河北,安徽,等红薯的产区和有经验的种植户和学习种植,管理,储存的经验,同年3月份,他卖掉了自己的婚房,带着妻子、女儿,在莱州租了一间民房居住。有了一部分启动资金后,在承包的土地上继续种植红薯,总结上年的经验教训,对红薯的种植管理,各个节点严格把控,在种红薯的整个150天的生长期几乎每天都待在地里摸爬滚打,潜心研究红薯生长的习性,从苗期的浇水扎根,到不定根转化为块根,控旺,施肥,每一个节点都用笔记录下来,9月份进入红薯的收货季节,功夫不负有心人,满满一地红通通的红薯,让他喜出望外,兴奋至极。收获完红薯,进入销售期,他注册的抖音和快手号,通过线上渠道,凭着红薯的品质,口感,甜度,收获了很多客户,红薯也陆陆续续的被客户消化出去。
2021年吴翔继续扩大规模,在原有200亩的基础上,土地面积扩大到了350亩,陆续购置了拖拉机,旋耕机,起垄机,撒粪车,装载机跟叉车等10余台现代农业生产设备,实现了专业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随着面积的扩大,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吴翔带动附近的很多闲置劳动力,拉动了当地的很多闲置村民,并带动附近农户种植红薯100余亩,共同增产增收,当年达到了平均亩收益2000多元。24年吴翔的红薯种植面积达到了800亩,带动附近农户种植面积300余亩,凭借网络的宣传,吴翔的红薯销往了全国各地,同时他也注册了自己的农业公司,莱州农之道农业有限公司,并注册了自己的品牌,瓜娃蜜薯®。
创业成功的吴翔说道,并不是我选择了农业,是农业收留了我,包容了我的平庸和普通,给我尊严和价值。我们可以不知农,不识农,但所有的人不要轻农。农业是国之根本。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我们世世辈辈都是农民,我愿意脚踏实地的把农业做好。(实习编辑 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