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宣传典型、查找短板、补齐弱项,持续助力烟台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烟台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亮优揭短”宣传。10月24日,“亮优揭短”采访组走进烟台市仲裁委员会,通过全媒体视角,深入挖掘亮点工作,探寻他们优化营商环境有温度有力度的相关举措和创新路径。
胶东在线10月30日讯(记者 鞠平)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经济纠纷是头疼的难题之一,尤其是一旦长久得不到解决,不仅要面对时间人力成本,更可能引发资金周转问题。10月24日下午,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事仲裁中心,前来咨询的某公司法务李先生,在了解了商事仲裁的快捷、高效、便利后,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商事仲裁中心成立于2022年4月,是烟台仲裁委员会的分支机构,位于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区位优势是中心落户于此的主要原因。据该中心的王院长介绍,成立以来,他们主动为企业提供定制化仲裁法律服务,累计走访企业54家,金融机构28家。自今年以来,他们处理的金融、房地产、建设工程等各类涉案标的额达1.1亿。
仲裁作为国际通行的商事争议解决机制,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烟台仲裁委员会是烟台地区唯一的民商事仲裁机构,具有一裁终局、当事人意思自治、专家断案、不公开审理的特点和优势,是企业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更是法治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

仲裁是一种独立于法院之外的处理商事纠纷的途径,天然地具有创新性。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也为了更精准地服务企业,今年烟台仲裁委员会不断寻找新朋友合作“开店”,在拓展服务领域的同时,不断探索新模式、新经验,推进商事调解中心、港澳台商事仲裁调解中心、商会仲裁调解中心“三大中心”建设,让服务更具体更高效。
商事调解中心是烟台仲裁委员会与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出台《关于推动执源治理促进执裁联动的意见》中“诉讼+仲裁+调解”多元解纷机制的具体体现之一。目前,烟台仲裁委员会已与13个县市区法院成功搭建合作平台。各县市区人民法院筛选出属于仲裁受理范围的诉讼案件于平台进行流转,调解员在充分尊重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前提下,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开展调解工作。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达成协议后,由烟台仲裁委员会出具仲裁调解书,并鼓励当事人及时履行协议。
2023年5月18日,烟台仲裁委员会驻芝罘区人民法院商事调解中心揭牌成立,目前已成功化解50余起商事纠纷,实现了用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少精力解决矛盾纠纷。
10月22日成立的港澳台商事仲裁调解中心是由烟台市委统战部和烟台仲裁委员会共同组建,是充分利用“海内海外联动调解,线上线下多元共治”多元调解机制打造的集法律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及仲裁功能为一体的法律服务平台。
正在筹备设立的商会仲裁调解中心是烟台市工商联(总商会)、烟台仲裁委员会合作的“手笔”,以“市+县+商会”三级网络体系运营,旨在为广大市场主体提供优质的仲裁法律服务,引导更多市场主体采用“调解+仲裁”非诉讼渠道化解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此外,烟台仲裁委员会积极开展旅游投诉调解与仲裁衔接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市级中心+县域分中心+旅游协会+旅游企业四级调裁体系,试点工作得到国家文旅部的高度赞扬。
据烟台仲裁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增波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今年他们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0条工作举措,进一步拓展了仲裁服务领域,为烟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的仲裁服务和保障。接下来,烟台仲裁委员会将始终秉承“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以“规范化正规化数字化”建设为抓手,完善办案工作流程,提升仲裁队伍素养,健全数字化体系,进一步拓展仲裁服务领域,提升仲裁社会影响力,推动烟台仲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法治营商环境的全面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