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退役军人 | 一个战场,一名老兵,一战成名!
有这样一群人,身穿军装,他们冲在保家卫国的第一线;戎装褪去,他们勇立潮头再立新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
本期人物——杨俊胜

“2006年来到战场泊村,2011年申请许世友胶东纪念馆,2020年建设战场泊红色教育基地......”17年来,关于战场泊村的一切,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退役军人杨俊胜如数家珍。
战场泊村,位于山东烟台林寺山西麓,曾是胶东最高行政、军事领导机关驻扎地。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将军坐镇战场泊,率领胶东子弟留下了听党指挥、奋勇杀敌的革命事迹,书写了军民同住、党群同心的深情佳话。

2007年,退役军人杨俊胜当选战场泊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军人经历赋予了他浓厚的家国情怀,正是他独具慧眼,洞察到了战场泊村独特的红色基因,向政府申请在战场泊村建立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恢复胶东军区司令部旧址,自此开启了战场泊村的红色旅游发展之路。


“现在我一般每天早晨五点多起床,然后立马上山,看看山上这一千四五百亩土地上种的果树和农作物,是否需要打药和喂化肥,还有这一天劳动力的安排。”杨俊胜告诉记者。
杨俊胜口中的一千五百亩土地,是战场泊村党支部2016年领办合作社的采摘园项目,种植了贝贝南瓜、大樱桃、桃子等果蔬品种供游客采摘。通过许世友在胶东纪念馆客流量的带动,以农业资源为依托,以旅游发展为前景的思路下,逐步打造成为赏花品果、采摘游乐、生态示范、休闲娱乐等要素融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实现“旅游+农业”的融合发展。

但杨俊胜并未止步于此,他利用村里的50亩金银花地,开展中药加工和科研合作,与中医院大学等相关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增加当地其他中药材植物的种植,如藏红花、文冠果等,继续丰富种植园内经济作物种类,打造集种植、采摘、研学、加工制造于一体的种植基地。
“烟台市三星级村庄”、“烟台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海阳市基层满意党组织”“山东省干事创业好班子”、“海阳市先锋先进党组织”、“全省首批景区化村庄荣誉称号”、“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培育村”……杨俊胜致力打造的“战场泊”品牌,通过绿色名特优农产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他鼓励农民借发展乡村旅游机会,将当地农副土特产品、手工艺品就地就近销售,装进游客汽车的后备箱。并推动线上旅行商、电商与村庄合作,开展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2023年集体年收入预计可达一百五十万元。

踏着改革的春风,杨俊胜让战场泊村这个“老战场”一改旧貌展新颜。“战场泊村越来越富强、和谐、美丽,村民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就是我最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