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2月2日讯(记者 贾楚航 李刚)随着国家1479号文、129号文等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出台,“获得电力”作为评价电力营商环境的指标地位愈发突出。12月2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国网烟台供电公司介绍了烟台“获得电力”改革的成效和具体举措。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市场竞争力和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企业和群众关注。烟台市发展改革委、国网烟台供电公司以提升企业便捷用电和群众满意用电为目标,率先实现“刷脸办电”“房产+电力”联合过户、市县并联审批优化等服务举措,首创了烟台市工商企业获得电力服务中心,搭建了首个地市级获得电力数据共享平台,电力营商环境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获得省政府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会上,市发改委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副主任郭小军介绍,截至目前,烟台市全面完成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台账中的66项工作任务。在聚焦市场需求,优化获得电力政策方面,烟台市各项政策措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深化流程再造,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2020年,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简化获得电力专项行动有关要求,由市发展改革委、国网烟台供电公司牵头,建立简化获得电力专项行动工作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常态化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加强联系、主动沟通、密切配合,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做好系统优化、流程优化、环节优化、服务优化,着力解决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持续深入抓好简化获得电力工作落实。自建立协调工作机制以来,已召开部门联席会议50余次,共同推进获得电力工作事项70余项。
聚焦市场需求,优化获得电力政策
市发展改革委和国网烟台供电公司积极履行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牵头责任,坚持对标对表,强化组织实施。2020年以来,联合有关部门出台《烟台市关于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配套措施》《烟台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实施方案—获得电力》和《烟台市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政策文件,全面压减办电时间、简化办电流程、降低办电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
办电成本方面,城市规划区内的10千伏企业用户,供电企业投资界面延伸至用户规划红线。全市范围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实行“三零”服务。办电环节方面,取消10千伏普通用户受电工程设计审查和中间检查环节,取消低压用户供电方案答复环节,有电力外线工程和无电力外线工程的高、低压电力接入办理环节分别减至3个和2个。办电时长方面,将35千伏及以上、10千伏、居民用户和实行“三零”服务的低压非居民用户电网环节办理时长分别压缩至22个、8个、3个、5个工作日以内,对无工程的低压用户实行“当日申请,次日接电”。办电便利度方面,建成了地市级政企协同办电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电子证照共享调用,居民和企业“零证办电”,全市“网上办、零证办、一链办”常态化应用。
强化制度保障,推进政策落地落实
为督促指导各市加强优化提升获得电力工作力度,强化有关政策落地落实效果,烟台市委托第三方机构,采取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各区、县(市)年用电营商环境业务开展了专项督查,要求各市结合国家和省营商环境评价反馈问题认真整改,扎实推动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对照国家和我省获得电力各项政策有关要求,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快推进精简办电资料、压减接电环节、压缩办电时长、降低办电成本、推广网上办电、融入政务服务、信息共享应用。
同时,烟台高度关注地方供电企业和增量配电企业的“获得电力”服务水平,着力强化督促指导,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用户受电工程“三指定”等问题进行深入治理,着力补齐服务短板和工作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