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之际,烟台海阳市在东方航天港卫星数据应用产业园举办空天信息产业及海上卫星发射与回收研讨会,当日,李德仁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同步举行,李德仁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海阳东方航天港。

出席活动的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省工信厅副厅长靖士宽,烟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高建广,烟台市政协副主席高君勃,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海阳市领导刘海彬、姜丹、杨涛、高中前、马鹤等,来自航天一院、陆军研究院、中船集团、星网集团、中国电建集团,九天行歌、华宇航天、陆海空间,和君资本、省空间科学学会,武汉大学、海军航空大学、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友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商业航天产业蓬勃发展,烟台市和海阳市在国内率先布局,加速建设东方航天港,已在市场和技术上在国内抢占了先机。接下来将设计发射母港、海上固定点位、海上机动点位相结合的发射方案,逐步形成固液兼容、应急发射、一箭多星、一次多发的发射能力,将东方航天港进一步打造为全国首个具备多型运载火箭常态化高频次海上发射能力的发射母港,并围绕一体化指控、遥测等核心环节开始组织申报省市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筹备成立中国宇航学会海上航天专委会,为烟台市、海阳市的海上航天事业奠定更好、更强的人才和平台基础。

山东省工信厅副厅长靖士宽在致辞中表示,李德仁院士工作站的落户,不仅能够为烟台提供发展卫星数据应用技术、转化科技研究成果的创新平台,也有利于围绕海上发射、空天信息服务等领域打造航天全产业链生态圈,实现服务国家航天战略与发展本地航天产业的有机融合。省工信厅将坚定支持海上常态化发射和东方航天港建设,持续推进海上发射保障、行业政策制定、项目要素协调等工作,大力推动全省航天产业实现集聚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介绍了新基建中航天应用的商业化道路及“东方慧眼”星座情况,他表示,航天卫星系统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大众民生,卫星系统不仅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还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是新基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大众服务为目标,在新基建中发展我国商业航天卫星产业,启动“东方慧眼”智能卫星系统,是实现卫星应用从“大事业”到“大产业”迈进、壮大卫星应用产业的必由之路。未来,将自主创新、引领发展,抓紧建设空天信息实时智能服务系统(PNTRC),从对地观测卫星发展到对地观测脑,实现原始创新,推进我国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

烟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高建广在致辞中表示,烟台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致力打造政策更优惠、机制更完善、环境更友好的人才发展格局。下一步,烟台将以李德仁院士工作站成立为契机,坚决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加强人才引育创新”的部署要求,全面深化人才政策保障,全面深化产才融合保障,全面深化人才服务保障,进一步提升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产才融合发展的成效。

会上,烟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高建广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共同为院士工作站揭牌。

海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姜丹主持活动。
与会嘉宾还一同参观了卫星数据应用产业园展示中心。下午,出席活动的有关领导嘉宾在卫星数据应用产业园会议室围绕“东方慧眼”星座建设及海上卫星发射与回收等课题进行了研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