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实干启新程。
阳春三月,全市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拉满弓绷紧弦,奋战“开门红”,呈现出一派虎虎生气。市工信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21家,目前复工复产率接近100%。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市场主体是经济稳定运行的根基,更是决定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要实现首季“开门红”和全年“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目标,各级各部门必须主动作为,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着力培厚企业发展沃土,着力激励广大企业家以勇气和智慧牢牢抓住优势、把握机遇,充分释放企业发展活力,推动全市经济继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开门红,“红”在企业蓬勃向上的活力,也“红”在产业旺盛发展势头。没有成千上万的企业和企业家,就没有群众就业、政府税收、社会进步,这是众所周知的基本道理。正是得益于各类企业蓬勃发展,才成就了烟台今天较为完备的产业集群、梯次跃升的企业方阵,有力支撑了全市发展走在全国全省第一方阵。水深则鱼跃,城强则贾兴。企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一定要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高度,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能,主动帮助市场主体纾难解困、渡过难关,让各类优质企业更加舒心地创新创业、更加放心地发展壮大,为誓夺“开门红”贡献更大力量。
实践反复证明:政府服务做“加法”,企业负担做“减法”,才能换来市场活力的“乘法”。助力企业渡过难关、跨越发展,必须继续全力念好服务这本经,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解决企业遇到的发展难题。要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明方向明规矩明底线、强担当强本领强执行”大会精神,建好用好“政企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扩大“免申即享”范围,让企业早得实惠、早享红利。要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进一步加强金融创新、用工服务、市场开拓、要素保障,持续扩大普惠政策供给、“一企一策”帮扶。要认真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持续开展“听企业诉求、帮企业解忧、促企业发展”走访企业活动,沉到企业听实情、解难题,构建问题诉求收集、交办、解决、反馈管理闭环。要真心实意助力企业发展,优化完善创新生态、政务生态、产业生态,引导和推动企业立足本土谋新局、扎根烟台求发展,为全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时代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提供强力支撑。
“善战者,求之于势。” 我们要切实看到,当前的烟台,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实施,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加速成势,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三核”之一、山东自贸试验区“三区”之一等政策效应正集中释放,“1+233”工作体系加快实施,潜力巨大、机会多多。面对新形势,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如果应对得当,就是机遇。应该看到,面对从中央到地方空前的政策支持力度,增强信心、保持定力,继续立足烟台、深耕烟台,继续聚焦主业、苦练内功,提早谋划、敢于争先、主动出击,广大企业就能实现自身新跨越,就能化挑战为机遇、化困难为希望,稳住当前,赢得未来。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新常态下,烟台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要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既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勇气和智慧的考验,更是对能力和自信的考验。只要我们凝心聚力、开拓创新,苦干实干、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夺取首季“开门红”,推动烟台经济社会蹄疾步稳往前走,开拓发展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