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0月28日讯 近日,烟台大学官网公布了烟台大学第七届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由烟台大学建筑学院牵头完成的“创新发展·协调优化·开放共享——地方高校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荣获特等奖。该成果由隋杰礼教授主持,由烟台大学联合山东建筑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等多家高校共同完成,成果凝聚了多所学校近七年时间的教学创新与实践,10余所高校近万名师生受益。

据悉,该教学成果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和十九大会议“公平”、“高质量发展”精神的指引下,呼应国家关切,结合新时代建筑类学科发展要求和教育评估标准,依托山东省特色名校建设以及“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等重点项目,积极探索地方高校建筑类专业培养高质量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新模式、新途径。
教学成果着力破解了地方高校建筑类专业教学模式同质化、教育资源匮乏与发展不平衡、学科内专业协同不足三个关键问题,践行了“创新发展·协调优化·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构建了“1”个平台、“1”套体系、“3”个接口、“4”个机制的“1134”的人才培养模式。
“1”个平台是指学科交叉、理工结合、文理兼容学科背景下的专业协同通用基础教学平台;“1”套体系是适应“大平台”方案,针对教学层次化定位、人才培养差异化要求,构建了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3”个接口是指以高校、政府、行业、企业多主体的校际、校地、校企多元开放教学外部接口;“4”个机制是形成了工作室制度、联合教学管理制度、建筑师进课堂制度、实习实践课程管理制度等教学管理与保障机制。

该教学成果突破封闭办学模式,以联合毕业设计为先导,开创了建筑学院走出山东、面向全国的设计教学活动,并逐步开展城市设计联合教学、城乡规划联合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提高了各校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在该教学成果的带动下,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教学质量有了质的提升,实现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助推学院建筑学专业三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山东省一流专业、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山东省一流课程,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
同时,该教学成果对地方高校建筑类专业发展突破教学资源困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促进教育资源公平的大前提下,打破学校、地域、社会资源等壁垒,弥合与高层次高校优质资源之间的差距,有效发挥传帮带作用,共同促进、共同提高,有效促进地方高校建筑类专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