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0月15日讯(记者 贾楚航 通讯员 王勇亮)您心目中的新时代乡村是什么颜色?是麦田的绿、花的红,还是泥土的黄?在莱山街道的各个村庄,扎根乡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犹如一朵朵丰盈的蒲公英正在绚烂绽放,让乡村“靓”、村风“清”、文化“彩”。
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2021年,街道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传播新思想入脑入心,推动新风尚落地生根,全力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培训中心、志愿中心、服务中心。
树机制,筑阵地
山南周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推进方案,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相关工作高效开展。通过整合党员教育、志愿服务、普法教育、宣传文化、科技普及、国学馆等场所资源,真正筑牢了群众“家门口”的实践阵地。

抓落实,保真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开展政策宣讲、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广大老百姓的精神文明生活,真正以实践促文明,让党的思想和政策深入群众心里。

微行动,树榜样
在莱山街道车家疃村,以开展“善行义举四德榜”为载体,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四德榜评选创建活动,注重发挥“微行动”接地气、广泛性、可复制等特点,通过“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等方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一个个鲜活的身边典型,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人人向典型看齐、人人争做模范。

坚持为民服务,求真务实,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困难和精神困惑,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在解决问题中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莱山街道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绽放绚烂的文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