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风景似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左侧是一望无际的金色芦苇荡,右侧是已清理平整的海参圈养池。
“等明年几个潮上来,这里也会长出成片的碱蓬草、芦苇荡�!痹诹赡∨探跏械牧珊尤牒?�,市自然资源局局长袁宏志指着右侧的滩涂说。
今年5月,盘锦开展了为期11天的“围海养殖退出恢复海域原状”专项执法行动,退出养殖户574户、养殖面积6.29万亩。至此,盘锦清理平整围海养殖总面积达8.59万亩,新增自然岸线17.6公里。
辽河口的芦苇滨海湿地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440多种,是丹顶鹤、黑嘴鸥、斑海豹等珍稀物种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围海养殖,带来了短期的经济效益,却对湿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把吵刈瓒狭耸氐哪沙惫δ�,影响微生物交换,珍稀物种栖息、觅食的面积不断减少�!迸探跏辛忠岛褪乇;す芾砭指本殖ず罹怠�
当地“退出围海养殖,恢复滨海湿地”(以下简称“退养还湿”)工作于2015年启动,但海参退养比鱼虾复杂,养海参至少要3至5年才有收益�!翱悸堑胶2窝持芷诤透鎏逖郴Ю妫蹦晗韧顺隽�2.3万亩,大多为国有、乡镇所有的养殖场�!痹曛舅�。
2018年8月,盘锦进一步推进“退养还湿”工作,取消辽河口生态经济区,成立政府直属的市林业和湿地�;す芾砭�,将辽河口湿地全面纳入�;�。
原来预计3个月结束,但实际工作难度大,利益诉求复杂�!拔颐嵌喾秸髑罅艘饧蠹乙恢氯衔搜故且婪ㄐ姓�;久拖不决,处理难度会更大、代价更高�!迸探跏惺谐ぬ婪蕉八�。
依法依规,合情合理,盘锦在推进“退养还湿”工作中既查处违法行为,又照顾困难群体。一方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盘锦市湿地�;ぬ趵肺谰菘构ぷ鳎硪环矫婢�10名法律顾问律师组成法律援助小组,为养殖户提供法律服务,引导养殖户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上下家利益纠纷、降低经济损失。市政府还成立了6个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带队赴养殖户户口所在地,与当地党委和政府以及基层部门沟通,与养殖户对接交流,宣讲政策,实施“一户一策”。
为尽可能降低养殖户退出养殖受到的损失,盘锦依据法律法规,对有意愿转产的养殖户,鼓励开放式养殖用海,并给予按照原围海养殖面积的2.3倍置换、按照15年最高使用年限审批、减免3年海域使用金等优惠政策。截至目前,盘锦已累计转产养殖户302户、养殖面积2.62万亩,兑现转让资金1.16亿元。同时对生活困难群体给予精准救助,发放救助金31.3万元。
与“退养还湿”工作衔接,“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有序展开,市里11个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组于今年5月开始进行养殖户清退和滩涂平整。
偌大的湿地滩涂望不到边际,狭窄的坝脊容不下车辆通行。盘锦市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主任李成健介绍,执法人员要先徒步走到每一处看护房前,向养殖户宣读法律法规、对屋内物品进行拍照公证后,车辆才能驶入进行拆除。
最后退出的,是年近70岁的养殖户李天新夫妇。11天内,李成健来了15次。“每天跟老人唠家常、耐心做工作�!崩畛山∷�,“直到老人同意,我们才进场帮忙拆卸、搬运�!�
此次执法行动还撤出了同处�;で诘牧酱π∮娲�,共56户渔民。目前,退出的滩涂已基本完成了地上物清理和养殖池拆除平整,实现自然水系连通,生物洄游通道贯通。
“�;な�,不仅是为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也是为了对子孙后代负责。我们还将进一步恢复辽河口滩涂湿地的完整性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迸探跏形榧歉吨椅八�。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5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