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间,一道韩语志愿者招募令,50多名朝鲜族同胞踊跃报名,有青年学生,有孩子的母亲,还有年迈的老阿姨,协助社区做好居家隔离人员的物资采购、体温检测、交流沟通、心理抚慰等工作;在白节、开斋节等少数民族重大节日,社区里的茶话会、联欢会、趣味运动会热闹非凡,让少数民族居民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在开发区福莱山街道,各民族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镜头还有很多。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开发区福莱山街道辖区共有28个少数民族、5150人,其中以朝鲜族、满族、回族居多。街道党工委书记孙文太始终坚持“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街道”的工作理念,营造了各民族团结进步、共促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孙文太眼里,民族团结无小事。他在福莱山街道推出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建立少数民族家庭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各社区成立少数民族工作小组,筛选160多名少数民族居民担任楼栋长,夯实民族工作的群众基础。依托网格巡查,认真听取少数民族群众诉求,第一时间通过楼宇微循环、社区小循环、街道大循环三级体系,实现了“情况反映在当地,问题解决在当地”。
作为基层干部,孙文太坚信只要真心帮助和服务少数民族群众,就一定会得到他们的理解、拥护和支持。他经常组织社区开展“生活问题聊一聊、工作情况问一问、困难群众帮一帮”主题活动,引导社区书记入户走访,收集少数民族居民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困难。在各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民族工作窗口,提供权益保障和法律援助。依托街道“拉勾计划”平台,定期发布少数民族居民应聘信息,先后帮助5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找到工作。在社区设立少年读书角,依托社区“四点半学校”为少数民族群众托管孩子。建立结对帮扶机制,从社区挑选成绩优异、乐于助人、善于沟通的汉族少年与少数民族子女结对,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福莱山街道创新推出了文化联享促交流、活动联办促融合、事务联议促共治的“三联三促”工作机制。组建少数民族文艺团队20多支,定期组织民族文化交流会,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在少数民族重大节日,组织各族群众开展茶话会、联欢会、趣味运动会;推动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社区事务,注重听取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共谋社区治理良方。
YMG全媒体记者杨春娜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