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4月21日讯(通讯员 孙旭宁 孙晓平) 农村胡同绝不仅是交通的衢道,更是百姓生活的场所,文明程度的体现。春暖花开,走进莱州市永安路街道西小于家村,村主干道两旁柳树吐新绿,所有小巷整洁静谧。一条胡同中,几位村民坐在家门口闲聊,见一位老人不时走来走去,便笑喊了一声,“老于,别来回转了,歇会儿,胡同里够干净了。”
百姓口中的老于是村庄刚上任的“胡同长”于元作,负责胡同里的环境卫生,征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等。目前,在永安路街道下辖的16个村,每个村的每条胡同都有一位像于元作这样,有着同样身份、同样职责的“胡同长”,共计380名。
今年以来,该街道创新基层管理举措,推行“胡同长”区域负责制度。在每个村以胡同划分网格,选出一名责任心强、较长时间在村内居住的党员或者村民代表担任“胡同长”,并在胡同设置“胡同长”公示牌,附有姓名、职责和辖区范围。
“别看胡同长‘官’不大,管的事可不少呢。”海庙孙家村党组织书记刘学春说。
根据永安路街道制定的“任务单”,胡同长不单每天至少需要巡查1次胡同内环境卫生、违法乱建、环保治理等情况,对发现的不利于人居环境整治行为,及时制止整改并上报村委、街道,而且要着重围绕乡风文明、邻里互助两方面,宣传上级政策法规、收集民愿民意、化解邻里纠纷矛盾,使基层治理与服务能效实现双提升。
经过3个月的实践运行,目前“胡同长”制度成效凸显:他们发挥党员、村民代表联户作用,为村庄发展征集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织密党建引领村民自治网;他们督导胡同人居环境,组织村民每周五清理卫生,织起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监督网;他们在疫情防控期间,逐户摸排、宣传防疫知识,织密了疫情防护安全网;他们走街串巷宣传政策,解决纠纷,帮弱助贫,织实了基层管理民生网……
“可以说,我们这16个村庄不仅各个胡同、各个家庭比起来、赛起来了,村庄间的工作推进也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构建出‘小胡同、大治理’基层管理格局,真正让小制度发挥了大管理作用,让胡同长成为党支部与村民联系的桥梁纽带。”永安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好的制度既能成风,也能化人。通过党建引领来“撬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永安路街道推行的“胡同长”制度,如今已成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基层党组织掌握本村各项工作的重要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