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5月27日讯(记者 栾雪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在传统医学的千年智慧里,脾胃堪称人体健康的 “后勤部”—— 主运化、司升降,像精密的齿轮般维系着全身的水液代谢。一旦脾胃功能失调,水湿运化便会 “卡壳”,湿气如同黏腻的蛛网,悄无声息地缠绕身体,引发四肢沉重、食欲不振、舌苔厚腻等诸多不适。《黄帝内经》一句“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早已道破脾胃与湿气的微妙关联。而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冷热不均的饮食习惯,再加上空调房的 “温柔陷阱”,正让越来越多人陷入脾虚湿盛的困扰。
为帮大家找回轻盈健康的身体状态,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扎根经典医籍,以《脾胃论》为基石,反复推敲配方,最终研制出一款 “健脾祛湿饮”。黄芪、薏苡仁、陈皮、砂仁四味药材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堪称祛湿界的 “最强拍档”。
黄芪被誉为 “补气巨匠”,《本草纲目》赞其为 “补药之长”。这味性温味甘的药材,就像给脾胃请了一位 “元气教练”,不仅能补气固表,还能提升脾胃的 “工作效率”,让脾胃运化水湿的能力直线上升。当脾胃之气充盈,湿气自然难以在体内 “安营扎寨”。
薏苡仁作为《神农本草经》中的上品药材,是祛湿界的 “老牌选手”。它性凉味甘淡,既能像水泵般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又能安抚因湿气作祟而紊乱的脾胃,改善水肿、泄泻等症状。现代研究还发现,薏苡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在祛湿的同时,还能帮助调节身体代谢,可谓 “一举多得”。
陈皮则是理气化痰的 “行家里手”。它性温味苦辛,就像一位善于疏通的 “交通警察”,能迅速打通脾胃的 “气滞关卡”,化解堆积的痰湿。无论是食欲不振时的胃口不佳,还是恶心呕吐时的不适,陈皮都能发挥作用,让脾胃的气机顺畅运行。
砂仁带着独特的辛香,堪称脾胃的 “贴心小棉袄”。它性温味辛,能温暖脾胃,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从源头上减少湿气的产生。同时,其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的功效,能让脾胃在舒适的状态下高效工作。
王利主任介绍,这四味药材相辅相成,黄芪补气助力运化,薏苡仁利水排出湿气,陈皮理气化解痰湿,砂仁温脾巩固防线,共同为脾胃筑起一道坚固的 “祛湿屏障”。尤其适合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偏爱生冷油腻食物,或是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饮用。
饮用方式十分便捷,每日取一包茶饮,用开水冲泡,即可代茶饮用。茶汤入口,既有黄芪的醇厚,又有薏苡仁的清甜,陈皮与砂仁的香气在唇齿间流转。坚持饮用一段时间,你会惊喜地发现,晨起不再睡眼惺忪、浑身乏力,舌苔不再厚重发白,就连皮肤状态也会跟着变好。
被脾虚湿盛困扰的你,不妨从一杯热气腾腾的中药茶饮开始,让传统医学的智慧,驱散体内湿气,唤醒活力满满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