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烟台八月风光好,绿海长波凌白帆。
满目清澄鸥低掠①,半怀漭荡且凭栏。

注:
①满目:充满视野。三国·魏·曹丕《与锺大理书》:“捧匣跪发,五内震骇,绳穷匣开,烂然满目。”宋·秦观《如梦令》词之五:“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
其二
烟台八月风光好,旭日流光染海波①。
更有晨鸥追帆影,迎风振翮舞婆娑②。

注:
①流光:流动和闪烁的光彩。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駍声,击流光,野尽山穷,囊括其雌雄。”明·唐寅《金粉福地赋》:“瑶池疏润,演丽於九春;析木分辉,流光於千里。”
海波:大海的波浪。唐·方干《题睦州乌龙山禅居》诗:“人世驱驰方丈内,海波摇动一杯中。”金·元好问《邓州城楼》诗:“长鲸驾空海波立,老鹤叫月苍烟愁。”
②振翮:拍打翅膀。宋·罗公升《戏萧高风曾孟声二友》:“偶来梧竹间,振翮鸣朝阳。”
其三
烟台八月风光好,长海清泠醉滟波①。
遥目放怀七万里,水云深处见巍峨②。

注:
①清泠:形容声音清越。唐·元稹《善歌如贯珠赋》:“美清泠而发越,忆辉光之璀璨。”宋·陈允平《酹江月·赋水仙》词:“一曲清泠声渐杳,月高人在珠宫。”
②水云:水和云。多指水云相接之景。唐·戎昱《湘南曲》:“虞帝南游不复还,翠蛾幽怨水云间。”唐·杨汉公《明月楼》诗:“吴兴城阙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
巍峨:亦作“巍峩”,高大雄伟貌。晋·葛洪《抱扑子·博喻》:“五岳巍峨,不以藏疾伤其极天之高。”唐·孟郊《自叹》诗:“太行耸巍峩,是天产不平。”此处借指高山。
其四
漫天飞彩满天情,我欲凌风共鹭盟①。
逐梦扶摇三万里②,人生何处不层城③。

注:
①凌风:乘风。晋·葛洪《抱朴子·任命》:“故康衢有角歌之音,鼎俎发凌风之迹。”唐·顾况《酬本部韦左司》诗:“安得凌风翰,肃肃宾天京。”
鹭盟:犹鸥盟,谓与鸥鸟为友,比喻隐退。宋·陆游《夙兴》诗:“鹤怨凭谁解,鸥盟恐已寒。”明·李东阳《次韵寄题镜川先生后乐园》之一:“海边钓石鸥盟远,松下棋声鹤梦回。”
②逐梦:追逐梦想。唐·许棠《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秦城还逐梦,楚徼影随形。”宋·仲并《觉华山居三首》:“燕语缘人去,禽声逐梦回。”
③层城:重城、高城。唐·杜甫《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层城临暇景,绝域望余春。”元·杨云鹏《登濮州北城》诗:“层城高绝一攀跻,岁杪临风客思凄。”
其五
旭日欲出晓光开①,长风鼓帆去不回。
遥思共鸥腾翥远②,紫气泱荡动诗怀③。

注:
①晓光:清晨的日光。南朝·梁简文帝《侍游新亭应令》诗:“晓光浮野映,朝烟承日迴。”唐·杜荀鹤《秋日寄吟友》诗:“蝉树生寒色,渔潭落晓光。”
②腾翥:飞举,飞升。唐·韩愈《送惠师》诗:“金鸦既腾翥,六合俄清新。”前蜀·杜光庭《自到仙都山醮词》:“二真腾翥于前朝,千载昭彰于懿躅。”
③诗怀:诗人的胸怀。五代·齐己《新秋雨后》诗:“夜雨洗河汉,诗怀觉有灵。”元·朱德润《赓郭祥卿照磨饮酒诗》:“酒量诗怀双美具,诗愁无酒竟如何?”
其六
此景只应天上有,而今婥约落烟台①。
银帆浮浪长天碧,沉醉几人肯离开②。

注:
①婥约:美好貌。《玉篇·女部》:“婥约,好皃。”宋·梅尧臣《和永叔内翰戏答》:“拘之以笼縻以索,必不似纤腰夸婥约。”明·唐顺之《王思东像赞》:“冰雪而婥约者,其山泽之臞也。”
②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宋·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其七
山海万里入襟怀①,晓风清泠扑面来。
云舟飘摇收眼底,曦彩浮荡白鸥回②。

注:
①山海:山与海。《史记·吴王濞列传论》:“﹝吴王﹞能薄赋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晋·卢谌《赠刘琨》诗:“每凭山海,庶觌高深。”
②浮荡:飘荡。唐·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经术震浮荡,国风扫齐梁。”宋·吕本中《晋康逢师厚》:“藤江合贺江,浮荡苍梧云。”
其八
绿海翻云风色美,长天腾鹭逐银帆。
烟波流荡思遥缅①,眺目凭栏向远山。

注:
①流荡:流动,荡漾。宋·叶适《东嘉开河记》:“毕事,则天雨两旬,於是洒濯流荡。”清·唐甄《潜书·性才》:“智之真体,流盪充盈,受之方则成方,受之圆则成圆。”
遥缅:犹遥远。南北朝·王寂《第五兄揖到太傅竟陵王属奉诗》:“周旦绵邈,汉光遥缅。左右匡弼,朝夕台铉。”
诗作:林基强
摄影:于茳 林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