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缘二十载回首尤感动
——我与“胶东在线”的20年
高京轶
时光总是这么猝不及防,转眼已过二十载。
2002年年初,我有缘、有幸参与了“胶东在线”网站筹建工作,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却留下20年的难忘、20年的关注和20年的情谊。
缘起·共创
那一天,我走进位于文化二巷的烟台人民广播电台7楼,出了电梯,左拐的走廊里,有两间不大的屋子,就是新成立的烟台市信息服务中心。
除了一间用作机房,另外一个屋子里,我见到了邓台长、孙编辑、殷工,和我一起来到这个团队的还有胜武、明超等几名新伙伴。
或许没有人能想到,又或许心中已然充满了憧憬,“胶东在线”将在这里诞生、成长、壮大、成名——打造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邓台更是问鼎长江韬奋奖。
在2002年,几个广电人,从0开始办网站,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家都没有什么互联网经验,凭着三五台旧电脑,在港城烟台触网创业。邓台目标很明确,互联网是未来,新网站要成为烟台的“网上名片”,更要打造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最初,网站定位是“中国烟台网”,以城市网上形象窗口为主,最主要的工作是本地信息电子化。
邓台忙着带领大家一遍遍研讨网站的栏目架构,我今天还能记得讨论烟台“城市名片”时的热闹场景,也还记得在里屋的隔间里,邓台拿着网站第一版首页图,指出了当中的一个错别字,嘱咐我一定要仔细再仔细。
那时候,本地网络并不发达,信息不足,孙编辑则带领着几个编辑跑市府的各个部门找资料,没有OCR等工具可用,只能回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录入电脑。
为了能让各个栏目更加吸引人,大家也是各尽所能:明超、胜武忙着策划,理财栏目设计时,胜武一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引得众口称赞。
殷工则整日埋头在机房,调通网络、架设服务器,为了能多一点带宽,在铁通和吉通间反复测试,每每见他,总是锁眉沉思,足见压力多大。
虽然辛苦,但大家很是快乐。
缘续·共进
没赶上网站开通。2002年3月,我奔赴德国,开始留学生活。但却以另外一种方式与胶东在线一同成长。
4月中旬,我在亚琛工业大学的图书馆,收到殷工的一封电子邮件,告诉我网站正式定名为“胶东在线”,很快就要上线了。从此,www.cbk33.cn,便成为在德国了解家乡烟台的一个窗口。
2003年4月,胶东在线成立一周年,孙编辑联系我,接受了烟台电视台的电话采访,在遥远的欧洲送上胶东在线一周年的生日祝福。
这一年,“网上民声”栏目开通。我根据在德国的生活体会,提出了多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建议,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复,也有一些得到了采纳。我通过这样的方式,参与着家乡的建设,感到无比的开心。
2004年,烟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纷纷上网,我可以通过胶东在线收看《烟台新闻》了。记得有一次跟殷工开玩笑:“算时间,《烟台新闻》应该在7点前就播完了,啥时候网上能看到啊?”殷工说:“我们在机房实时录制,然后转码、上传,再等等……”如今电视节目实时直播已不算什么,可那时候,胶东在线用着最朴素的方式,最大程度体现着网络的“速度”。
大概2006年,胶东在线和烟台电视台合作,定期抛出话题,组织网友在论坛讨论,作为素材,在电视台节目中选播,相较于传统的热线电话、信箱,开辟了市民参与电视媒体的新途径。我以“Chinatime”的网名参与讨论,也有多次在节目中播出。
2008年,“网上民声”开通5周年,在烟台电视台演播大厅录制庆典活动。恰刚刚回国,我被邓台邀请,作为网民代表发言。讲话的最后,我说:“‘网上民声’如今已经成为烟台市民和政府不可或缺的沟通渠道,也成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和强力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五年后再回首,有更多的信任、满意和掌声在等待我们。”的确,“网上民声”开创了中国网上问政的先河,也打造了行业标杆。
2010年,以胶东在线“网上民声”为原型,中国第一部研究网络问政的理论性著作《中国式网络问政》出版,收录了我的一篇文章《网上民声: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此时,“网上民声”已在2003年被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荣获2007年度中国互联网站品牌栏目、2009年第1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12年初,孙编辑给我电话,网站十周年,邀我写点东西。十年,胶东未曾忘记我,也让我无比感动,写下一篇《踏踏实实做网站》,作为生日献礼。
2016年,我回烟台,第一次走进位于莱山区的广电大厦,参观了胶东在线新的办公区、展示区和直播间。想想2002年那两间小屋,十几年的创业无比绚烂。
缘惜·共情
自从我2008年回国,定居北京,邓台来京时,经常邀我小聚,或分享网站建设成绩,或讨论网站发展未来,我始终能感受到邓台和胶东在线强烈的“人民观”。这20年,不论是“网上民声”,还是“网上问法”“爱心无限”,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人民情怀和媒体责任。
如今,冲浪网上,电子政务、在线咨询、网上公益、融媒体等已润物细无声,但怎能想到十几二十年前,在港城烟台已有一群人,在埋头实践、造福一方。
最近一次见到邓台,是疫情前。2019年,邓台《登攀——邓兆安40年新闻作品选集(1978—2018)》出版,赠我一套,记录了他从一个农村业余通讯员,成长为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获得者的心路历程,时值胶东在线20周年,我再次细翻《登攀》,回味和感悟胶东人的网络情、创业情、媒体情和人民情,犹然感动。
祝福胶东,祝福胶东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