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2月6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姜昊)“爸,昨晚码头刮了一夜的大风,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小雪,您上下场桥干活可要注意安全呀!”“好嘞,儿子,我知道啦,你早点回去休息吧,天儿冷,让你妈给熬点姜汤喝,驱驱寒气。”“嗯,好嘞!”几句暖心的关怀后,老赵接过了小赵驾驶了一夜的集装箱场桥,这对父子又一次完成了夜班和白班的换岗。

在山东港口烟台港集装码头公司的集装箱场桥司机队伍中有这样的一老一少,他们在岗位上是师徒,在公司里是同事,在生活中是父子。父亲赵同林是一位有着近20年工作经验的“老码头”,多年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颇受大家的尊敬;儿子赵圣乳是一位20岁出头的“小鲜肉”,一直以来虚心好学、乐于奉献,颇具幽默感,深得大家喜爱,2018年,小赵跟随父亲的脚步入职烟台港,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港口人,今年已经是他在集装箱场桥岗位上工作的第四个年头了。工作初期,老赵给了小赵很大的帮助,用自己近二十年的码头工作经验在集装箱场桥驾驶技术上给予小赵细心的指导和帮助,并时常叮嘱小赵,“只要勤奋用心,善于思考总结,就能把工作干得更出色”。在工作中,老赵多次被评为公司年度和季度优秀员工,而小赵也在入职后的短短几年内先后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烟台港优秀员工和公司的年度、月度优秀员工,并在山东港口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集装箱场桥项目中取得了第五名的好成绩,真正实现了从“子承父业”到“青出于蓝”的飞跃。

2020年末,随着烟台港集装箱一体化整合节奏的进一步推进,老赵和小赵被派驻到国际集装箱码头工作,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设备,他们积极融入,快速适应,很快就掌握了这里的生产作业节奏。在面对“重点船”同时到港、周末生产小高峰、固定班轮箱量骤增等情况,“压力山大”的作业现场并没有让这对父子退缩,在一望无际的集装箱堆场中,老赵和小赵时常驾驶同一台集装箱场桥,白班、夜班交替轮番上阵,也时常一起上阵并肩作战,驾驶着集装箱场桥擦肩而过之后又继续穿梭在茫茫的集装箱堆场中。为了增强集装箱班轮的保班力度和码头装卸作业效率,他们选择迎难而上,主动请缨,从容应对,码头装卸生产赶船需要加班时,他们顶上;同事家里有事请假时,他们顶上;码头生产需要临时增加作业人员时,还是他们顶上。只要码头生产有需要,他们甚至舍弃了自己的年休假和春节等重要节假日,默默坚守在繁忙的码头生产一线。正是有了老赵、小赵这对父子的坚忍不拔和辛勤付出,他们的年度月平均作业量始终保持在7000TEU以上,并长期位居场桥司机作业箱量的前两名。
在小赵眼中,老赵是一位勤奋踏实的好榜样;在老赵眼里,小赵是一个让他为之骄傲的接班人;在同事的心目中,老赵和小赵是一对值得尊敬和称赞的“箱海父子兵”,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铸就了不凡,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奉献的港口精神。
一转眼,虎年新春佳节到了,老赵说:“去年春节,假期遇上了船期,码头生产就是命令,我和我儿大年初一那天一起上的白班,大年初二我儿白班,我夜班,回想起来还挺让人难忘的。不过话说回来,任何时候,只要码头生产需要我们,我们就得顶上、干好,这是我们工作的职责所在。”今年春节,老赵和小赵依然坚守岗位,在“箱海”中度过。小赵说:“今年烟台港的工作主题是‘有效落实’,春节期间码头生产需要我们上,那就一个字,就是‘干’,我们要在工作岗位上有效落实好自己的工作职责,助力新一年码头生产起好步,开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