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1月5日讯(记者 王向荣)近年来,烟台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人社部人社服务快办行动要求,以业务梳理、流程再造为抓手,紧扣业务集成、系统智能、综合窗口三个关键,推进人社业务和数据协同融合,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全力打造“就好办”公共就业服务品牌,推进公共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服务质效明显提升。
重塑再造流程,聚力实现打包服务
按照整合必办、按需选办、压减免办、联动共办的思路,多轮次开展业务梳理,形成24个打包办事项标准化流程。如,企业招用员工一件事,11个服务事项打包前需到5个窗口和7个系统提交22个材料、填报数据117项,通过将就业和参保登记、用工备案3个必办事项合并,社保关系转接、社保卡申领等4个事项动态选办增加信息材料,线上实现1个入口全程网办,线下1个窗口受理办结,信息材料提交量压减近70%。失业一件事在前期梳理失业登记、失业保险待遇申领基础上,延伸服务链条,失业待遇信息审核后实时推送,同时增加失业人员求职招聘服务、失业人员培训服务,通过采集失业人员求职意向、薪资、学历等信息,后台大数据精准分析匹配,将适合个人的企业招聘岗位信息精准推送至失业人员;通过采集失业人员培训意向信息,将失业人员意向培训信息和培训学校信息模糊匹配,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提高开班效率,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为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提供良好的数据、平台支撑。
打造智慧平台,着力提升办事体验
为解决现有40个业务系统协同共享问题,在服从和服务于主业务系统省集中前提下,采取联接调取上级业务数据接口、整合市级业务系统、对接政务系统的模式,建设业务“中台”,实现统一入口。推进人员档案和业务档案融合,完成51万余份人员档案电子化,与12个部门交互数据业务,对接应用身份证、社保卡、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方便多场景手机办,电子档案袋已有数据和部门间共享信息,不再重复填写。依托智慧平台,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一是“提速办”“简便办”。经过多轮梳理,经办事项材料压减了50%以上,就业创业等18个事项已实现提速50%以上,其中7个事项提速办效率100%,如,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申领社保补贴实时申领,办事材料压减至1项,办结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二是“网上办”“掌上办”。拓宽网络服务渠道,企业和群众通过烟台一手通、人社官网、微信、政务服务网等,在线办业务、问政策、查进度,办理结果通过微信实时推送。三是“就近办““主动办”。引进银行、基层平台力量,建立机构筛选、日常指导、考核评价、激励和退出管理机制,破解就业创业服务渠道单一、经办机构量少、工作人员不足问题,构建人社服务“十五分钟”服务圈,满足群众“就近办”“多点可办”服务需求。同时充分挖掘人社数据价值,开展大数据分析和综合运用,推广惠民政策分析“政策找人”大数据应用,实现了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主动推动、免审即办。
建设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办结
以服务事项打包和系统集成为基础,完成综合柜员窗口改革,形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任务智能推送、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市级办事大厅由就业、社保、劳动关系三个缩减为一个,办事窗口由90个缩减为24个,经办印章压减42枚,承诺办结时限提速60%。新购置234台自助服务终端,覆盖所有镇(街)和部分人员集中社区,可提供21项服务,方便群众就近办。在推进改革中,积极到万华、烟建等企业上门服务,组织400余名服务对象参与线上线下测试,征集问题,逐项解决,有效提升了服务针对性和便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