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8日,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秘密由北平飞抵烟台,布置作战方案,开始了对胶东的冬季大“扫荡”。参加这次“扫荡”的日军有独立混成第五旅团主力和第五十九师团、独立混成第六、第七旅团的部分兵力,共计1.5万人,伪军及投降派赵保原、秦毓堂等部兵力5000人,同时还有海、空军配合。这次“扫荡”,日伪军采取“拉网合围”的战术,先后在马石山、崂山、磁山、牙山、艾崮山和两目山山区进行大“扫荡”,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崂山惨案”和“招远惨案”。
面对强大的敌人,在这次反“扫荡”战斗中,胶东部队为保存有生力量、保卫根据地,采取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分区坚持、互相配合的方针,在胶东人民和地方武装的大力支持下,同日伪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军事部署上,为便于指挥,胶东八路军以烟青路为界分为两个指挥系统:路西的13、14、15团和西海、南海、北海3个军分区,归山东军区第五旅统一指挥;路东的16、17团、抗大胶东分校和东海军分区,归胶东军区统一指挥。与此同时,中共胶东区委、胶东区行政主任公署和胶东军区还决定,由胶东区公安局干部和警卫部队组成胶东军区战时戒严指挥部,坚持在中心根据地开展反“扫荡”斗争。在一个多月的反“扫荡”战斗中,胶东区军民英勇斗争,共毙伤敌人2000余人,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军在胶东发动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冬季大“扫荡”。
在这次冬季反“扫荡”中,西海地委书记于己午、西海军分区参谋长于一心、胶东青联主任林江、16团政委张寰旭、参谋长陈志英和胶东军区卫生处长兼政委夏云超壮烈牺牲。在马石山反“扫荡”中,胶东公安局警卫连王殿元、唐慈等“十八勇士”和五旅13团一个班的“十勇士”,为解救被围困群众,浴血奋战,壮烈牺牲。在崂山反“扫荡”中,胶东兵工厂警卫排勇士宁死不屈,毁枪投海,为国捐躯。(供稿单位: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