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要求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帮助国民党改组,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根据这一精神,郭寿生、叶守桢等主动与国民党派到烟台办理党务的山东省党部负责人王乐平,以及烟台当地的老同盟会员崔唯吾等会商,秘密成立了中国国民党烟台市党部。郭寿生、曾万里和叶守桢等以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的身份加入国民党组织,郭寿生和叶守桢一起被选为国民党烟台市党部的执行委员,郭寿生还担任了宣传部长,并在海校成立了烟台市党部第八区分部。统一战线的建立,为烟台党团员的活动提供了方便。此后,郭寿生、叶守桢以国民党员公开的身份,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使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扩大发展到烟台的先志、益文、水产等各中等学校。他们在发展国民党地方组织的同时,秘密加紧革命宣传,开展共产党、青年团组织的发展工作。
在中共中央局的关怀和直接领导下,烟台的党团组织发展很快。1923年冬,郭寿生在海校内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烟台支部,并任支部负责人。1924年,郭寿生、谢远定介绍海军学校同学曾万里加入中国共产党,郭寿生、曾万里又介绍叶守桢入党,当年年底建立了党小组,郭寿生任组长,这是烟台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到年底,烟台海校有共产党员3人,烟台全埠有社会主义青年团员10余人。
1925年初,郭寿生、曾万里等学完舰艇课,离开烟台南下到上海的舰队工作。郭寿生将烟台的党团工作移交给叶守桢负责。叶守桢继续以海校为基地,开展烟台党团工作,组织革命活动,团结教育进步青年,指导他们阅读进步书刊,讨论时局和政治,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他还经常与广州的李之龙、上海的郭寿生、汕头的曾万里、香港的晚村、郑州的李震瀛等共产党人保持工作联系,通过多条渠道了解革命形势。在烟台国民党组织内部,叶守桢理直气壮地支持左派,发展革命力量,同市党部中搞分裂、排挤共产党的右派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1925年下半年,烟台海校发生学潮,因叶守桢领导罢课被学校开除学籍,离烟去沪。1928年,烟台海军学校南迁,并入福州马尾海军学校。烟台的党团工作力量被削弱,党团组织的活动暂时停止。(通讯员 李永军 李岩)(资料提供:中共烟台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