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月6日讯(通讯员 孙旭宁 王菁萱)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这句话在烟台莱州市于爱玲这却只是一句空谈。十五年前,婆婆患病离世,公公因年事已高生活不能自理,一直是于爱玲悉心照料,即使公公身患老年痴呆症,即使常常发小脾气会抓的于爱玲伤痕累累,她都不曾抱怨半句……
走进于爱玲家,坐在轮椅上的那位穿着干净白色小衫,头发、胡须修剪得体的98岁老人就是于爱玲的公公。身患老年痴呆症的公公神志不是很清楚,不仅不记得身边人是谁,常常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记得。于爱玲一边重复着告诉公公自己的名字,一边剥开一块糖,小心的放到老人的嘴里。看着公公吃的津津有味,于爱玲开心的露出了笑脸,她说:老爷子现在跟小孩子一样,就喜欢吃糖,吃糖的时候又安静又听话。一行一动,隐约能看到于爱玲胳膊上、腿上很多小疤痕,有的还没好利索伤口格外显眼,于爱玲使劲拽了拽衣袖,想遮住那些痕迹,倒是她丈夫道出了实情,这些都是老人挠的,老人现在什么都不懂,不顺着他心就动手,她受伤是常有的事。可于爱玲显然不想将此事告知大家,她说,公公一辈子是个要强的人,从和丈夫结婚以后,在她的印象中,不管什么时候看见公公,都是一副干净整洁的样子,如今老了,生病了,于爱玲也想维护好公公的形象,让大家永远记住的只有公公整洁干练的一面。
98岁的老人,老年痴呆症已经很厉害了,大小便失禁是常有的事,一不留神就会满身屎尿,于爱玲天天忙着浆洗,不嫌脏不嫌累,她说,我们现在既是尽孝,也是在给孩子做榜样,谁都有老的那一天,也许到我老的时候,还不如公公现在的样子,我希望我的子女能像我如今这样耐心的照顾我。正因为于爱玲的悉心照料,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胃口很好,每天早上一个海参,四个煎鸡蛋,一块桃酥,一碗羊奶,已是十多年来的习惯。中午有时会包一顿水饺,有时会买点猪头肉,一切以老人的喜好准备,待到老人吃饱,于爱玲才能坐下草草的吃几口,有时候刚坐下,就又要去给公公收拾屎尿。多年来,也会有人问她,伺候了这么多年,不烦么?既然老人大小便失禁,就让他少吃一点。每当听到这种话,于爱玲都会明确表示不认同,她说,自从嫁到老公家里来,公公婆婆一直把她当成自己的闺女,生活中特别疼爱她,一家人的感情特别好,在她的眼里,公公婆婆跟自己的亲爸亲妈是一样的。老人现在已经98岁了,于爱玲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哄着老人再多吃点,还有什么好东西是老人没吃过的,万不会因为自己怕麻烦,而不让老人吃好吃饱。
如今,老人的心理年龄就如孩童一般,偶尔生病了,也得让人哄着、抱着睡,一遇到这种情况,于爱玲常常好几天睡不了一个安稳觉,每天晚上都要抱着生病的公公,耐心哄着,老人稍稍一动弹她立马惊醒,往往是老人病好了,她自己累倒了。
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于爱玲用自己的行动,诉说着家的温暖;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孝的真谛;用自己的行动弘扬着中华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