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2月21日讯(通讯员 蒋言芳 栾海超)“我们这套温控设备有自己的app,叫‘神农棚博士’,我在手机上安装以后,在家就能监控大棚室温高低,进行升降温操作。”2月18日,在栖霞市桃村镇石剑铺村的樱桃大棚里,村支书刘光武指着手机上的一款软件介绍。

这几日,随着天气转暖,刘光武开始领着社员们在两个樱桃大棚里忙活。2019年11月中旬,该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从大连订购了樱桃树苗,移栽进大棚中,并铺设了温控和滴灌设备,连接网络,运用手机软件进行日常监测。
当下也正处大球盖菇种植的时节,栖霞市庙后镇姜家沟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紧时间组织合作社社员进行大球盖菇种植。“菌种必须间隔15公分,千万不能太密了!”王一臣不时叮嘱着工作人员。

年前,姜家沟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在“第一书记”王一臣的帮助下引进了大球盖菇项目,利用大棚里的蓝莓种植空隙进行大球盖菇间隔种植。“这样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大球盖菇的培养基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料,能够改善土壤,提高蓝莓的产量和质量,整体提高合作社的收入。”王一臣说。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天气转暖,在素有“苹果之都”美誉的山东省栖霞市,农村土地上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该市正积极组织开展春耕备耕,做到“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产”。
翠屏街道郭落庄村,所有村干部被划分成2组,一组负责疫情防控,另一组负责合作社的草莓管理,两组人员定期轮换、分工协作。看着满棚长势喜人的草莓,村党支部书记衣坤龙说:“我们不仅要给全村老少爷们站好岗,合作社的‘宝贝疙瘩’也不能丢!”
“天儿好了,大家伙儿戴好口罩、讲好卫生,开始上山忙活吧。”这两天,西城镇贾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贾忠俊在大喇叭上张罗着。该村去年由党支部领办了合作社,栽种了30余亩桃树。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贾忠俊动员村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紧复工复产。“桃树今年就能结果了,现在农忙正当时,我们得抓紧时间管理!”贾忠俊说。

栖霞市相关部门也积极行动、担当作为,做好春耕服务。农广校在疫情防控期间,将课堂从田间地头搬到了互联网上,通过广播电视、“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在线学习平台、“云上智农”APP等各类平台、培训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对栖霞农民开展远程培训,做好政策讲解和技术咨询等服务,支持春季农业生产。

国网栖霞市供电公司各供电所派出工作人员,到辖区各合作社大棚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对配电箱、棚内开关、导线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大棚正常用电。
值守人员在前方奋战疫情,群众主动做好后盾。西城镇哨上村老木匠崔书民这两天把自己的“家把式儿”搬到了疫情防控值守点旁边的小屋,说要给在卡口值班的同志修修“农具”,好让他们不值班的时候能抓紧干农活,别误农时。“马上天就暖和了,要农忙了,帮这些天天在道口值班的同志修一下农具,让他们干农活时能更顺利一点。”崔书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