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1月2日讯(通讯员 张心怡) 莱山区实验小学开设周五下午多彩实践日活动课程群,融合信息技术2.0教育+,实现网上选课,开发了课程群学生选课手册,打造“向上”特色课程群,构建了“人文素养类”“人生规划类”“校本德育课程类”“潜能拓展类”“科技探究类”“劳动类”等六大类综合实践课程群。
为了实现多彩实践课程的“走出去、请进来”,莱山实验小学邀请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工程师带来的校本课程《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为学校学生带来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公益科普讲座,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关爱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放鱼日”即将到来之际, 5月28日下午,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组织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工程师孙作登第一次走进烟台市莱山区实验小学,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以“我在大海有条鱼”为主题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知识公益科普讲座。
整场讲座气氛活跃,开办此次讲座的多媒体室内座无虚席。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举手提问,并积极参与答题,与志愿者互动。学生表示,通过学习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明白了责任,一定会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携手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家园。
疫情期间无法实施研学计划,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的赵振营工程师特地为五年级同学带来了两场别开生面、深入浅出的公益讲座《鱼之家——人工鱼礁》。主要包含6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从熟知的陆地人工草原牧场、非洲天然大牧场导入,引申到海洋中的人工海洋牧场、天然大渔场,向同学介绍了海洋环境和渔业资源的现状及变化的原因,从原因出发寻找解决方法,学习了建设人工鱼礁对恢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神奇功能及怎样建造人工鱼礁;并结合我省人工鱼礁建设实际,通过海底拍摄的礁区鱼群、藻类、贝类等真实活动视频,展示了其建设后产生的显著效果。
讲座中的互动和学习,让同学们对人工鱼礁的相关知识有了较为直观的感受,对礁区鱼虾等海洋生物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知识宣传,引导我校青少年“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多彩课堂润童心,同铸未来海洋梦。蔚蓝的中国梦,也必须靠强大的海洋梦来支撑。21世纪是海洋世纪,如何利用海洋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兴衰。
“海洋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愿孩子稚嫩的红色中国梦,从蓝色海洋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