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我市聚焦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党员干部在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中担当作为,让主题教育更有温度、更见成效。

龙口市交通运输局党员干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部分发展良好的道路运输企业在失信行为纠正后,忙于生产,忽视对信用的修复,导致生产经营受限。龙口富龙客运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道路客运企业,因所属运输车辆在营运期间被列入专项治理对象,导致信用“污点”。
龙口富龙客运有限公司副经理赵焕诚:我们公司无法参与新的项目、招投标等市场活动,对我们企业扩产和经营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

原本企业想要申请信用修复,却往往不知该如何办理,并且面临材料丢失和格式不规范等问题。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龙口市交通运输局创新成立专门的“交通信用修复”党员先锋队,主动对接相关企业,上门手把手指导上传材料,最终让企业重建信用、解除“枷锁”。
龙口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杨耿:我们边干边学,摸索经验,通过组建“交通信用修复”的党员先锋队,把原来“依企业申请服务”的被动服务模式,变为“由党员靠前服务”的主动服务模式,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以实际行动“建新功、当先锋”。

调查研究谋实策,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福山区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措施。福山区高疃镇党员干部在走访时发现肖家夼村存在苹果销路不畅的问题。
福山区高疃镇肖家夼村党支部书记王宗景:我们村种苹果的老人特别多,到苹果收获的季节,要开车到30多里外的栖霞去卖苹果,起早贪黑,经常有交通隐患发生。村里的道路也不好,坑坑洼洼的,从山上运下来,苹果碰损的很多,好东西卖不上好价格,老百姓损失比较大。
发现问题后,福山区高疃镇党员干部马上与肖家夼村党支部共同确立了“如何让果农在家门口致富”的攻坚课题,并深入开展走访摸排、市场调研等工作,经过多次的价格协商,最终引进性价比最优的外地果商进村收购。

解决了销路问题,福山区高疃镇又聚焦打通果农销售的“最后一公里”,协助肖家夼村党支部争取到了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完成村内近2000米道路硬化,为果农解决道路隐患。
栖霞市亭口镇苹果收购商范庆勇:以前不知道这个村有这么多的苹果,今年在这个村收了70多万斤的苹果,这儿的苹果香甜可口,很受消费者喜欢。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引导党员干部下笃实之功、树严实之风,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为民造福上下真功、出真招、见真效。聚焦堵点、难点问题,我市确定了1328项调研课题,检视1191个问题,制定3463条整改措施,已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0余个。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吕永杰: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社区“双报到”、部门包村、服务企业专员制等工作,组织党员干部提供结对共建、矛盾调处、法律援助、医疗卫生、就业咨询等服务,以实际行动为基层排忧解难,切实让基层和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成效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