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9月1日讯(通讯员 慕炆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福山区高疃小学新学期首次红色宣讲课在学生们朗朗的读诗声中拉开帷幕。
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8月31日,福山区高疃镇退役军人志愿者走进高疃小学,开展“诵古诗话国防”红色宣讲活动,开创“传统文化+国防教育”新模式。
此次“诵古诗话国防”红色宣讲课由福山区高疃镇退役军人胡晓婷主讲。胡晓婷于2012年12月从大学入伍,2014年12月退伍,服役期间在部队担任话务员职务,先后获得了“优秀话务员”、多次“嘉奖”和“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退伍后顺利本科毕业,并考取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社会工作者等资格证书,对国防教育有充分的理解和实践。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宣讲中,胡晓婷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解析《从军行》入情入境,通过抓关键词、想象画面、角色代入、以诵促品四大步骤,升华“家国情怀”的主题,引导学生们体会这首边塞诗的节奏韵律和诗人王昌龄的内心情感。胡晓婷又将诗歌与时代紧密结合,将古代诗人的情感与当代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们在赏读古诗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和魅力,引导学生们思考自己的时代使命。
此次“诵古诗话国防”红色宣讲课迅速在学生中掀起了一股诵读边塞诗的热潮。下一步,福山区将持续开展红色宣讲进校园活动,把爱党、爱国、爱军的种子根植于每一位学生心中,帮助他们成长为爱军报国、奋进自强、勇于担当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