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开发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年新增各类人才8500多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20万人。2022年,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紧盯产业发展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一、狠抓引育创新,打造人才集聚最佳生态。一是聚焦主导产业,集聚领军人才。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五大主导产业”,做实“揭榜挂帅”机制,建立人才共享中心,支持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项目,力争年内引育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40个以上。二是深化产研互动,培养高端人才。加大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坚持校企联合、双向培养,选聘区内优秀企业家到哈工程研究院兼任教授,支持哈工程研究院、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省实验室选派博士到科创企业担任科技副总,提升人才培养实效。三是拓展培育平台,储备技能人才。提速八角湾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建设,发挥腾讯新工科研究院、青软实训等机构作用,促进卓越工程师、高技能人才数量倍增。四是着眼未来发展,争抢青年人才。在人才资源富集城市设置招才引智工作站,降低青年人才生活成本和落户门槛,年内推出人才公寓1200套,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来区发展,进一步打响“八角湾优才计划”品牌。

二、聚焦创新创业,打造人才驱动最强引擎。一是做强新一代科创园区。加快八角湾中央创新区、海洋经济创新区、环磁山国际科研走廊、环东岛国际科教走廊“两区两廊”建设,汇聚国内一流研发平台、创新要素,构筑产业创新策源地、人才集聚生态圈。二是优化全链条孵化体系。统筹推进科技大厦、烟台留学人员创业园区改造升级,加快国际科创中心、创新园圃等新园区建设,高标准建设运营中韩、中俄、中加及上海、大湾区、西安等离岸双向孵化基地,进一步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梯次孵化体系。三是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统筹用好产业、人才、创新、上市等政策,推动产才深度融合互动,年内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60家,新增“专精特新”、瞪羚等极点尖峰企业20家以上,让人才扎根企业、实现价值,以人才和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三、强化服务扶持,打造人才发展最优环境。一是推动人才政策精准化。在现有普惠性政策基础上,瞄准人才个性化需求,优化科技人才创业、融资、安居等扶持机制,全方位激发人才发展活力。二是推动人才服务数字化。依托自贸区国际人才港,开发产业人才智慧数据系统,完善“政策找人”机制,扩大“免申即享”范围,打造集指数导引、精准施策、靶向引育、智慧服务为一体的“人才业达”云服务品牌。三是推动人才生态国际化。加快八角湾人才集聚区、国际人才社区试点建设,策划举办国家级产才交流大会、海归创业大赛等高层次产才对接活动,打造“类海外”人才发展生态,提升国际人才吸引力,崛起八角湾人才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