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2月21日讯(记者 王向荣 贾楚航 许加薇 邬勇)在2月21日上午举行的烟台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江敦斌向大会作报告,回顾了全市法院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一年来,全市法院受理案件157446件,结案161869件,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上升6.25%、5.72%。其中,市法院受理案件13215件,结案13521件。
保平安、保经济、促法治,看司法担当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法院一直以来秉承的目标。这一年,全市法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盯“走在前列”目标,依法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一年来,全市法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审结一审刑事案件4213件。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审结一审涉黑恶案件25件244人,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75人、罚金1202.8万元,执行到位涉黑恶财产2.2亿元,移交涉案线索10条,推进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建设。
在保障经济建设方面,烟台法院积极服务“六稳”“六保”工作任务,围绕“九大片区”建设开发等全市重点工作,提供精准司法服务。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对标世行评价指标体系,制定13条工作意见。发挥商事审判职能,审结一审商事案件39294件。
在促进法治建设方面,依法保障疫情防控,制定15条司法保障意见,开通涉疫纠纷“绿色通道”,依法妥善审理各类涉疫案件464件,为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审结一审行政案件1250件,审查非诉行政执行案件1590件,监督支持依法行政,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便民、护民,看司法初心
这一年,全市法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完善便民机制。积极融入党委领导的诉源治理格局,推动将“万人起诉率”纳入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考核,创建“无讼村庄(社区)”,设立法官联系点、诉源治理工作站,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
着力维护民生权益。发挥民事审判职能,审结一审民事案件30098件。深化家事审判改革,完善离婚冷静期、人身安全保护令等机制,审结家事纠纷10994件,促进家庭和睦。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市总工会联合建立“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审结各类劳资纠纷3563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着力兑现胜诉权益。强化执行攻坚,开展“烟台执行再行动2020”等专项执行活动,执结各类案件60997件,执行到位金额144.8亿元。开展查封土地和海域使用权专项清理工作,处置案件304件,涉及土地资源9302.3亩、海域资源34006.8亩,为当事人实现债权5.4亿元,帮助121家企业化解债务。
深化改革,看司法公信
这一年,全市法院不断深化司法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深入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职责清单,充分保障法官、合议庭的办案主体地位,独任法官、合议庭直接签发裁判文书案件占99%以上,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法官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法官人均结案281件,83名法官结案超过500件。
深入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构建“诉前调解+简案速裁、类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办案模式,平均办案周期同比缩短23.82天。
深入建设智慧法院。建成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融合网上立案、电子送达、电子签章等70余项功能,办理网上立案申请230707件,电子送达244089人次,网上保全23102件,网上委托鉴定3752件,让群众触动指尖享受司法服务。
江敦斌在报告中表示,新的一年,全市法院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服务发展大局,依法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践行司法为民,不断增强群众司法获得感;推进改革创新,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硬队伍,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