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重点疾病健康提示
2025-05-01 14:35:00 来源: 胶东在线
五月的暖阳渐盛、气温攀升,恰逢“五一”小长假,外出旅游、朋友聚会等人员流动与聚集性活动日益频繁,除了各类传染病进入高发期,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也需广泛注意。烟台疾控在此温馨提醒广大市民:要增强防范意识,做好个人防护,让五月的和风只传送花香,不载病毒;让假期的欢聚只沉淀美好,不留隐忧。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通常病情症状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者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托幼机构及孩子家长要增强手足口病的防范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
防病措施:
常消毒: 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少聚集: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场所。
洗净手: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者洗手液等清洁剂在流动水下规范洗手。
吃熟食: 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勤通风:在室外空气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洁。
打疫苗:接种EV-A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A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早就医: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大别班达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好发于农村丘陵地区,蜱虫叮咬是引起该病的主要途径,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也会导致传播。该病发病初期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发热,可伴乏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如果早期处理不及时,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从而使病情进展加重,甚至出现死亡。
防病措施:
强防护: 从事田间劳动或野外旅行时不要在草地上坐、卧,避免长时间停留;提倡穿长袖衣服,穿浅颜色衣服,便于及时发现蜱虫;不要穿凉鞋;应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常驱虫: 在丘陵、山地等地区生活、生产的居民和劳动者,特别是家庭规模养殖户,可用杀虫剂进行喷洒灭蜱,如氯氰菊酯(赛可宁)等。
勤检查: 蜱可附着在衣服和宠物身上进入室内,要仔细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发现蜱应及时清除。蜱常附着的部位主要在手臂下方、耳朵内侧和周围、毛发之内或周边、肚脐内侧、膝盖后侧、腰部、腿根部等。
早就医: 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
水痘
水痘是由VZV引起的发热出疹性疾病,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是水痘主要的传播方式。感染患者会有10—21天的潜伏期,潜伏期过后,患者会逐渐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皮肤会出现皮疹。
防病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一般来说,儿童在12-18月龄时接种第一剂水痘疫苗,4-6岁时接种第二剂。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和保持皮肤清洁),加强通风换气(人员密集场所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避免接触传染源(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应居家隔离,直到所有水疱都结痂;易感染人群,尤其是儿童和孕妇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等方法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3)若不慎接触水痘患者或带状疱疹患者,且该密接人员未患过水痘以及未全程接种水痘疫苗,暴露后应在3天内紧急接种疫苗。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的各种致病因素经摄食进入人体引起的疾病,可分为感染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可伴有发热、头晕、头痛。
防病措施:
讲究烹饪卫生
家庭烹饪时,养成良好的卫生操作习惯,处理生、熟食物前后要勤洗手;制备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烹饪菜肴要烧熟煮透,不生食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做好的食品尽快食用,常温下放置时间不超过2小时;剩余食品要及时冷藏,剩余食品和隔夜食品彻底加热后才可食用。
注重饮水安全
外出游玩时,不要随意饮用河湖沟涧的泉水、溪水。野外的水源看似透明干净,却往往存有多种致病菌,易感染痢疾、肠炎等疾病。
谨慎采食野菜
自然环境下生长的野菜,有的可能本身含有毒素,有的会有富集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要谨慎采食;采摘野菜要注意避开环境污染区域(如污水排放处、公路、垃圾填埋场等),避免采摘不熟悉的品种。
切勿采食野生蘑菇
目前还没有简单易行准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民间流传的一些识别毒蘑菇的方法和经验并不可靠,避免毒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是不采食野生蘑菇。
选择资质合格的商家
采购食材要到资质合格的正规商场、超市或市场。购买和食用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不要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外出就餐时,应选择资质合格的餐饮单位,避免在无证照摊贩处就餐。
温馨提示:提倡使用“公勺公筷”、采用“分餐制”,养成文明用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