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科普—日常辐射误区篇
2025-04-28 16:50:34 来源: 胶东在线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辐射”的概念也广为认知,但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烟台市疾控放射卫生专家带我们走出误区,了解“真相”。
1.经常使用微波炉会致癌
微波炉是使用微波频段(低能量)的波对食物进行加热,这种电磁波属于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是不足以引起生物分子电离,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会导致的细胞癌变。通常情况下,常见的家用电器都有相应的安全标准,对通过标准检测的产品,可以放心使用。
2.信号基站会影响小区居民身体健康
信号基站发出的信号是无线电频段的信号,与大家日常所用的手机、电话等产生的信号属于一个类型,是能量较低的非电离辐射,并且信号基站的建设都是经过环保部门的环评和验收的,不会影响到小区居民身体健康。
3.辐照消毒过的食品不安全
辐照是一种新的灭菌保鲜技术,可以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利用射线杀死潜藏在食物里的各种细菌,有效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使食物在储存、运输过程中保持新鲜。辐照甚至还能杀死食品中的昆虫以及它们的卵及幼虫,为消除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食源性疾病做出很大贡献。γ射线辐照过的食品不会带上放射性,也不会像传统的化学处理那样留下有害的残留物。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辐照食品就像用巴斯德杀菌法消毒的食物一样安全。
4.食用碘盐能防核辐射
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大家“谈核色变”并爆发抢盐风波。核事故中产生的放射性核素碘易于被甲状腺吸收,及时服用稳定性碘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放射性碘同位素在甲状腺富集,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一般核事故下服用碘的推荐剂量为成人每天100-130mg。食用加碘盐不能防核辐射,因为碘盐含碘量很少,一般为50mg/kg,而且食用碘片也只有24小时的效果,提前食用无预防效果。可想而知每天服用2kg食盐才能达到碘片的碘剂量,人体是不可能承受的。另外,过量摄入碘,对甲状腺反而有害。